惜时如金 博学致远 逐梦无疆
尊敬的母校各位领导、老师、亲爱的学弟学妹们:
大家好!
今天,作为校友代表站在这里,我深感荣幸,也无比激动。感谢母校给予我这份殊荣,让我有机会在这个重要的时刻,与大家分享一些心得体会。
漫步在现代化又充满活力的校园,我由衷地为母校的发展成就感到自豪。
看着同学们青春洋溢的笑脸,我的思绪瞬间回到了四十年前——一九八五年九月,我和今天的你们一样,怀揣梦想与期待,踏进了山西师范大学的校门。因此,今天对我也是一个非常值得回忆和纪念的日子。
四十年光阴流转,我从一个青涩学子成长为一名国际问题学者、大学校长。我深切体会到,自己取得的每一点进步,都离不开大学四年打下的坚实基础。因此,我始终对母校的培养心怀感恩。
展开剩余81%在此,我想分享三点体会,希望能为你们即将启航的青春旅程,点亮一盏小小的灯塔。
第一,惜时如金,把每个晨昏刻为成长的年轮。
同学们历经寒窗苦读、激烈竞争,才走到今天。但请谨记,入学不是终点,而是人生新征程的起点。未来几年将是你们最宝贵的学习黄金期,千万不可虚度光阴。
我当年是从师范学校通过高考进入山西师大的。因为之前没有学过外语,我为高考自学了一年日语。进入大学后,由于学校缺乏日语教师,我依然坚持自学,啃完了两套大学日语专业教材。刻苦自学终有回报——考研被录取后,我的成绩获得日语免修资格;后来又长期从事日本研究。至今,我仍深深感激大学四年那段心无旁骛、埋头苦读的岁月。
时间是最公平的资源,也是最公正的裁判,它从不辜负每一分真诚的投入。所谓天才,无非是把别人虚度的光阴,酿成智慧的琼浆。希望大家做好学业规划,让勤奋成为大学岁月最亮丽的底色。愿你们度过的每一个清晨,都能听见自己拔节生长的声音;每一个黄昏,都能感知年轮延伸的喜悦。
第二,博学致远,在专业深处看见星辰大海。
你们未来几年所学的知识、所练的能力,将是成就事业的基石。不仅要夯实专业基础、提升持续学习的能力,还要不断拓宽视野与格局。
记得大一入学座谈会上,有同学请教该读什么书,系主任形象地说:“就像牛进了菜园子,见什么吃什么。”从那以后,课外时间我经常泡在图书馆的文科阅览室,广泛涉猎历史、政治、经济、哲学等各类书籍,甚至包括圣经和外国小说。后来我主要从事国际问题与对外政策研究,为中央决策提供咨询服务,也取得较为突出的成绩。这项工作极度依赖基于信息的观察、分析和判断能力,而其背后,正是广博的知识与缜密的逻辑思维。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,正是大学期间的广泛阅读与思维训练,为我奠定了坚实基础。
“居高声自远,非是藉秋风。”知识的广度,将决定你未来所能抵达的高度。当今社会越来越需要“跨界思维者”“触类旁通者”和“一专多能者”——文科生不妨去了解量子纠缠,理科生也应知晓历史艺术。建议大家除了深耕专业,还要广泛涉猎不同领域,持续仰望星空、远眺大海,不断提升综合素养,为未来积蓄腾飞的力量。
第三,逐梦无疆,在无人区竖起自己的旗帜。
青年最宝贵的财富,是人生充满无限可能。站在新起点,要敢于有梦、勇于追梦、勤于圆梦;为人所未至,为人所未敢,为人所未想。
我在山西师大读的是历史专业,但对国际问题充满兴趣,渴望从事涉外工作、施展抱负。报考研究生时,一位系领导很关心我,但听说我报考北京大学国际政治专业,认为我不切实际,说这“就像外行想造原子弹”,建议我改报边远院校的历史学冷门方向。因为当时历史系考研成功者极少,更无跨专业先例。但我坚持不改志愿,最终成功考取。
同学们,坦诚说,母校并非一流名校,但这绝不意味着我们的梦想就该打折扣。回望校史,这里走出了无数卓越人才——教育家、科学家、企业家、艺术家、媒体人……他们的共同点,是从不自我设限,敢于追梦,并愿付出超乎常人的努力。
梦想是青春的灯塔,无论大小,都值得用行动去奔赴。要勇于向无人区挺进,于荒原中深耕,真正开辟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地。
不要害怕失败。即使失败,至少你有过梦、追过梦,远胜那些连梦都不敢做的人。
眼中有光、心中有梦、脚下生风,才是青年该有的样子。
梦想能走多远,不取决于起点在哪里,而在于你目光看向何方,以及愿意付出多少努力。
亲爱的学弟学妹们,崭新的画卷正在你们的面前铺展开来。愿你们善用母校的广阔平台与宝贵资源,勇于突破边界、执着追求卓越,以奋斗为笔、以梦想为色,绘就无愧于时代、无愧于青春的壮丽人生!
母校、老师和校友们,都会始终深情关注你们的每一步成长,为你们的每一点进步感到骄傲!
最后,祝愿母校蒸蒸日上,再创辉煌!祝愿学弟学妹们学业有成,梦想花开!
谢谢大家!
胡继平 ,男,2009年毕业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日本问题专家。胡继平,1989年毕业于山西师范大学历史系,获学士学位;1998-1999年,赴日本法政大学任特聘研究员;2005年,赴日本朝日新闻社任客座研究员;2009年毕业于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,获法学博士学位。历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长、办公室主任、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副院长。现任国际关系学院院长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,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。主要研究方向为日本政治与外交、中日关系、东北亚安全、周边安全问题。
现任国际关系学院党委副书记、院长,研究员,博士生导师。
全球晋商品牌大展播比较好的股票配资
发布于:山西省纯旭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